院系動態

生物醫學研究院積極探索助推科研創新的“用人之道”

作者:黃文發攝影:陳震來源:發布時間:2015-05-11

“建院至今總共發表SCI論文約1100篇、CNS論文近20篇”——對於今年5月21日將迎來10周年院慶的我校生物醫學研究院(IBS)而言,這是一份見證其發展軌跡的、沉甸甸的“生日禮物”。其實,就在去年IBS還獲得一份富有“含金量”的“特別禮物”:通過國際評估並被專家稱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已經接近美國頂級生物研究機構”。而這一切,無疑都增添了IBS要創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生物醫學交叉學術研究機構”的信心和力量。

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感召力和驅動力,讓根植於上海醫學院“明道樓”、規模並不起眼的IBS這一方“小天地”,能陸續引來國際級的學科頂尖“大人物”,並不斷孵化出“各領風騷”的技術平臺和PI團隊,以及多個居國內或國際領先水準的科研“金鳳凰”呢?隨著記者赴上海醫學院對IBS“用人之道”的探究,答案被逐步地尋找到——


人才引進“放眼四海”:使IBS高效快捷地蓄積較強勁的發展原動力。

IBS於2004年3月開始籌建,2005年5月21日正式運行,國家“985”工程生物醫學創新科技平臺建設項目同時依托於IBS。著名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家賀福初院士受聘為首任院長。

長期負責人才引進尤其是海外人才引進的副院長別俊暉是IBS的“同齡人”,據他介紹,在建院之初,IBS就根據平臺發展建設的需求,製定了“高水平人才引進”的策略,並一直不間斷地延續至今。他比喻說,“廣州恒大”之所以能“稱雄”國內足壇,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擁有了“國際範”的好教練。同樣的道理,IBS的科研團隊之所以能取得一系列令海內外同行矚目的成果,與其擁有“大師級”的PI是密不可分的。別俊暉說,先後在IBS科研團隊中工作過的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國家短期千人計劃2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3人,上海市千人計劃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含講座教授)19人,東方學者獎勵教授4人,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2人,“973”首席科學家15人。如此規模的“菁英”,成為了IBS持續向上的發展原動力。

據了解,IBS分別在2004年7月、2008年6月、2009年8月、2012年4月、2013年4月與12月、2015年1月啟動全球人才招聘工作,在Science、Nature雜誌和網站,以及美國知名大學、華人協會的網站上發布招聘消息,並得到了校友會、美國留學生聯合會等有關團體的協助。最終,有多名高水平科研人員、青年學者“加盟”IBS,並在隨後的研究工作中嶄露頭角。


人才使用“細水長流”:讓科研人員的探究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

為了讓科研人員在寬松的氛圍裏心無旁騖的潛心於學術,遺傳學家、IBS第二任院長賀林院士和IBS有關領導根據國際“Tenure”製以及我校聘用聘任製的實際情況,提出並逐步形成PI的“三三考核製”。這項持續至今的重要決策改PI年度考核為年度統計,第一輪3年聘期,主要考核狀態、發展潛力和到位情況;第二輪3年聘期,主要考核投入、產出和對學科發展的推動;第三輪3年聘期,主要考核投入、產出、對學科及科研的引領作用。“三三考核製”的施行,為PI所進行的前沿性科學研究及其出大成果、出好成果提供了實質性的製度保障,也極大激活了PI的探究潛能。

來自英國的Alastair教授的“故事”,則較好詮釋了“三三考核製”在促成科研產出方面的“不凡之舉”。Alastair教授是我國首位全職外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我校特聘教授、IBS和藥學院全職PI。Alastair教授於2013年1月在世界頂級學術雜誌cell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型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核糖開關的發現》的論文,這是人類首次在耐藥性病原菌中發現一種由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藥物調控的新型“核糖開關”,為人類最終攻克抗生素耐藥這一世紀難題提供了全新視角和理論依據,一經發表即引來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關註。而對於2005年就受聘於IBS的Alastair教授來說,為了這一“發現”經歷了漫長的煎熬,前期的實驗失敗了,預知的結果無法證實,未來的方向難以預測,實驗室人才斷層難以為繼,研究團隊幾乎堅持不下去。但是,恰恰是IBS對PI所給予的充分信任、全力支持和製度保障,使得Alastair教授最終攻克了難關,笑到了最後。如今,Alastair教授已擁有累累碩果。而類似這樣的“故事”,據說在IBS的PI身上,還有一個又一個。

作為IBS的當下“掌門人”,IBS常務副院長楊芃原教授表示,在嚴格執行學校相關規章製度的前提下,IBS不僅要保持諸如“三三考核製”這樣的好舉措,還要在新的形勢下勇於探索,大膽改革,營造更加有利於科研創新、人才拔尖的“軟環境”。


人才培養“高瞻遠矚”:為年輕學者的科學之路打下堅實穩固的基礎。

從某種意義上說,IBS既是年輕學者成長的“助推器”,也是高端人才儲備的“蓄水池”,對我校醫科的建設和發展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IBS設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系統生物學三個研究生專業,並從2014年開始獨立招收研究生。而此前按照相關文件規定,IBS研究生招生依托導師所在院系學科進行,受托單位包括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院、化學系、藥學院、中山醫院、華山醫院、腫瘤醫院、兒科醫院等。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IBS提出了“培養研究生學科交叉意識,引導研究生當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不斷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增強研究生考核力度,完善研究生激勵機製,立足於造就高層次、交叉型、研究型的創新人才,以適應生物醫學交叉學科的發展趨勢。IBS博士畢業生余巍的成長歷程,或許從一個側面能印證IBS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卓越性”。余巍從IBS博士畢業後,2009年9月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實驗室從事博士後工作,2012年9月晉升為該校生物分子生化系助理研究員,2014年2月被我校生命科學學院聘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獲“東方學者”特聘教授稱號。

據統計,自2008年第一批研究生畢業伊始,截至2014年,IBS培養出的研究生(含博士後)就業率始終保持在100%,他們在與生物學科相關的崗位競爭中具有絕對的優勢,並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他們不僅僅知道了‘該做什麽’,更知道了‘到底是為什麽’,在IBS接受的科學思維訓練會讓他們在探究科學未知的道路上終身受益。”IBS黨總支書記儲以微如是說。

此外,IBS積極鼓勵PI開設各類課程。如:楊芃原教授開設了《系統生物學的概念和應用》、雷群英教授和文波研究員參與基礎醫學院開設了《醫學分子生物學》(博士生)、《分子醫學導論》(碩士生、博士生)、《醫學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等課程。IBS的PI還申請了校研究生院的FIST課程建設,開設了《科學研究立項導論》、《細胞代謝異常和人類疾病》和《醫學表觀遺傳學》三門核心課程。


人才流動“互通有無”:給交叉學科和附屬醫院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近年來,IBS在重點保持“代謝與腫瘤的分子細胞生物學”、“醫學表觀遺傳學”、“系統生物醫學”已有交叉學科三個方向優勢的同時,努力拓展轉化醫學研究,包括老年醫學、腫瘤、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與兒童發育、靶點活性小分子、生物醫學大數據、生物治療與幹預等,形成了新的交叉學科生長點和下遊技術。此外,生物醫學技術支撐平臺以提供生物醫學高端技術服務為目標,通過與各院系和附屬醫院合作共建,已建成基因組與表觀遺傳學子平臺、分子細胞學子平臺、結構與藥物子平臺、蛋白質組學子平臺、影像和形態子平臺、生物信息學子平臺。

上述工作推進過程中,人才配置的靈活性、人才流動的雙向性和人才發展的統籌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IBS根據其工作的實際情況,目前的PI構成有全職PI、雙聘PI、分時PI,每位PI都先後經過IBS的評估、所在院系或學科的認定並拿到任職“通行證”後,才開始其在IBS的“科學之旅”,他們無論工作平臺在何處、主攻方向在何方,其過程、結果都是“共享”的,而對IBS和院系或學科來說,也都是“雙贏”的。“IBS作為一個科研大平臺,十年的發展培養了許多拔尖的人才,還集聚形成若幹的‘學術生態群’,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上海醫學院副院長、IBS“老書記”包誌宏感慨道。

目前已分別被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和基礎醫學院聘為PI並在發展自己獨立實驗室的趙世民教授、雷群英教授,正是受益於IBS的“用人之道”,使他們能夠在IBS的多年工作中全心投入、多點“開花”,並最終讓“種子”回播在各自所在的院系。其實,受益於IBS“用人之道”的還有我校附屬醫院。2011年,IBS與附屬腫瘤醫院達成了相關人才引進、科研合作的協議,目前已有近10位PI“加盟”;從2014年開始,IBS還先後與附屬兒科醫院、附屬浦東醫院(籌)、附屬閔行區中心醫院(籌)等多家醫院達成了人才引進、科研合作的協議。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類似的舉措還將陸續推出,這將給我校附屬醫院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以極大的支撐。 

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表示,根據學校醫科發展戰略以及上海醫學院中長期發展規劃,學校在未來五年將大力加強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結合,推進表觀遺傳醫學、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系統生物醫學等學科建設,加強醫學與其它理學、工學和人文社科等學科的交叉滲透,扶植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等學科發展,培育形成綜合性大學中具有鮮明特色的交叉學科新優勢領域。桂永浩強調,這一切都給IBS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考驗和新的挑戰,IBS要總結十年的歷程並化為繼續朝前行、尋求新突破的力量源泉,在學校新一輪發展尤其是醫科“大邁步”的進程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文化日歷

新聞分類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
MK体育专业提供:MK体育MKMK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MK体育欢迎您。 MK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