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質子重離子醫院)迎來開業六周年。當天,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質子重離子放射治療專委會成立大會、第三屆上海國際粒子放射治療會議陸續拉開帷幕,患者“回家”重溫醫患情活動同步進行,如何更好服務“滬惠保”患者的保險流程已初步擬定,第一批“本土化”粒子物理師能級聘任也於當日舉行。醫院在做好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同時,通過這些活動迎接開業六周年,與社會公眾和專業同行分享六年的創新發展成果。
六年成績單“曬”出,臨床業務持續增長
醫院六年來已累計治療出院患者3565例,年治療量平均增長26.1%,已連續兩年年治療量居國際粒子機構的前列。經治的患者中,采用單純重離子技術或重離子聯合質子技術治療3381例,占95%,充分運用和發揮了醫院同時擁有重離子和質子兩種技術的優勢。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表示:“去年底,醫院單日治療峰值達85人次,月完成治療出院患者101例,為全球同類機構單日、單月治療量最多。今年初,我們從最大限度滿足腫瘤患者對尖端放療技術需求出發,進一步優化了診療方案和流程,患者入院及治療等待時間進一步縮短,多學科綜合討論通過後一般2周內即可入院治療”。
以國內多發腫瘤為導向,重點病種臨床療效達國際先進
醫院臨床上不斷突破,可收治病種現已拓展到40余種,同時圍繞我國發病率靠前的鼻咽癌、顱內顱底腫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等“5+1”重點病種開展臨床治療,目前“5+1”重點病種患者數占全院出院患者總數的64.8%。
來自上海的鄭先生罹患高危前列腺癌,五年前他取消了去日本治療的計劃來到重離子醫院,通過專家門診和院級多學科綜合討論(MDT)評估後,接受了根治性重離子治療。隨訪至今,腫瘤得到完全控製,未出現任何尿頻、尿急、尿失禁等不良反應。5月8日,鄭先生和病友微信群的其他幾位病友一起參加了患者“回家”活動。他表示:“我的腫瘤已經治愈了,生活質量很高,心態特別好,病友們每年都會回醫院跟醫生開茶話會,我還經常跟其他病友分享治療和康復經驗,上海有這麽家醫院,是患者的福氣。”
有關臨床研究數據表明,上海重離子醫院重點病種的放療效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專家列出一系列病種治療成果——
采用純重離子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持續隨訪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和總生存率,略優於日本國立重離子中心(已開展腫瘤重離子治療超過25年);采用純重離子治療局限期前列腺癌(中高危),患者總生存率和生化控製率數據也與日本國立重離子中心的療效相仿,且未見中度及以上泌尿和消化系統相關不良反應。
采用純重離子治療原發性肝癌(無法或拒絕手術、腫瘤距離消化道≥1cm組,或腫瘤平均直徑5.3cm組)的局部腫瘤控製率和總生存率數據,與日本重離子機構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相仿,或與國內一流醫療機構外科手術效果相仿。采用純重離子治療局部晚期無法手術的胰腺癌,患者的局部腫瘤控製率和總生存率數據也略優於日本重離子機構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
采用重離子聯合質子射線治療腺樣囊性癌,患者的總生存率、中度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數據,均優於美國放療機構同行用光子調強放療的效果。
采用純重離子治療既往光子調強放療後復發鼻咽癌,患者總生存率顯著高於國內同行再次用光子放療的療效,且最常見的並發症鼻黏膜壞死發生率遠低於光子調強放療。
創新賦能提質增效,粒子技術應用和研發水平跨入國際領先
醫院始終堅守質量和安全底線,持續推進質子重離子放療技術在國內的標準化、規範化應用,現質子重離子治療臨床標準規範(SOP)已拓展至62項,放射治療計劃和實施SOP達68項,這些“上海重離子”經驗和粒子診療“中國方案”已成為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應用指南和標準。
圍繞突破重點病種、提升重離子治療比例和減少治療總次數等臨床關鍵問題,醫院臨床團隊已開展了五十多項前瞻性臨床研究及實踐,包括醫院首創局部復發鼻咽癌重離子再次放療、質子重離子治療早期肺癌攻關、重離子治療前列腺癌放射劑量及治療次數優化攻關、國內首例坐姿重離子顱底脊索瘤放療、首例重離子治療眼部脈絡膜黑色素瘤、首例質子治療眼部疾病(濕性眼底黃斑變性)等,都實現了突破。
構築人才新優勢,建成第一代“本土化”粒子核心人才隊伍
醫院充分發揮在粒子醫學、粒子物理學、粒子生物醫學工程學等領域的先發優勢及專科建設經驗,借助MK体育平台“雙一流”建設的平臺資源,重點加強腫瘤放射物理、放射治療學科和核心人才隊伍建設。
醫院與MK体育平台一起聯合培養了7批近六十名兼具理論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的“科班出身”碩士生。醫院還建立了“上海質子重離子放射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訓基地”,作為高精尖專業技術人才“孵化器”,多年來開設國家級和上海市各類粒子放射物理、放射治療技術培訓課程,為國內同類在建機構培訓了10多批粒子專業人員。
在對“隱形醫生”——粒子物理人才培養方面,醫院創設並實施了五級物理師能級體系和晉升聘任機製,已完成近20名中國籍“本土化”物理師的能級聘任。醫院黨委書記吳曉峰表示:“在這之前,粒子物理師在國內沒有完全對應的職稱序列,我們作為探路者,要打造一個物理師專業人才培養的模板,所以做了這麽一個製度創新,解決了他們職業發展的痛點,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培養出中國第一代‘本土化’首席物理師”。目前重離子醫院職稱、能級結構比例合理的第一代“本土化”粒子核心人才隊伍已基本建成,為保障臨床業務“提質增效”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年的創新發展,上海重離子醫院粒子技術臨床應用和研發水平及年度患者治療量、療效等,均已跨入國際同類機構領先水平,尤其是在重離子技術臨床應用創新領域已成領跑者。醫院將繼續發揮在國內粒子放療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引領作用,落實好“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進一步提升“上海重離子”醫療服務品牌的國際國內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和亞洲醫學中心城市,更好地為長三角及全國廣大腫瘤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