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封閉期間的大學校園裏學習進度如何把握?信息太多註意力很難集中怎麽辦?外賣什麽時候能送到?……
面對這些大學生關心的煩惱,3月17日晚,MK体育黨委副書記、上海MK体育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教育部高等學校醫學人文素養與全科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張艷萍,應邀在“福慶•雲學堂”舉辦主題為《疫情期間,讓我們一起談談“心”》的在線講座,與復旦學生網上談“心”,為特殊時期的在校大學生疏導心理、解惑難點,營造健康快樂的校園環境。
講座內容詳實、案例生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圍繞如何做“心”的主人展開探討。
怎樣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做確定的事情?
不確定的環境當中,心理心情會變得起伏不定。張艷萍為大家介紹了一個積極心理學家們總結得出的幸福公式,幸福公式Happiness=S+C+V。其中:S (Set point),指大腦的設定值多指基因因素,也要考慮童年經驗,它決定了你天生有40%左右的快樂。C (Conditions of living)指生活條件,其對整個快樂經驗的貢獻只占7-12%。V (Voluntary activities)指自發活動,即我們每天自願選擇去做的事情,對情緒的影響占近50%的比例。
根據這個幸福公式,張艷萍給出了在準封閉期間、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做一些小的幸福的事情,比如可以在校園裏稍微活動活動,在宿舍裏可以聽聽歌、看一本書,也可以畫一幅畫、練練書法等。
針對準封閉期間的心理焦慮問題,張艷萍從心理學的角度談到了“註意力”的問題。指導同學要集中精力做“重要緊急的事情”和“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把握好時間管理背後是“管理註意力”。要經常問自己“我現在最應該做什麽事情?”明白自己不可能做所有的事,不可能關心所有的事,有時追求完美是枷鎖,要學會委托,學會說“不”。
我能扛多大的事?
我能扛多大的事?張艷萍介紹了心理學上一個叫“習得性無助”的概念。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生命一開始是無助的,後來從小到大、學走路、學說話、學知識,在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控製感,個人控製用自主的行為去改變命運,通過學習脫離了無助,從而有控製感。但是有一些場景或者環境,有的時候人類也只有接受。人生有許多事情是無法由我們控製的,但是有一大部分我們是可以控製的,想獲得控製感的一條道路就是不停的學習成長,使我們的能力得到提升。
張艷萍通過介紹心理學的“無助的三元實驗”等,告訴同學們不要輕視無助感,並為大家分析了“希望和絕望”、“從悲觀滑向抑郁”、“樂觀和悲觀的ABC”模式等。
怎樣和我們的情緒共處?
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有一本書叫《象與騎象人》。他把我們的情緒比喻成桀驁不馴的大象,把我們的理性比喻成騎象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情緒和理性的一個混合體,這個混合體我們怎麽去駕馭?我們要通過情緒認識自我,調節自我,要學會掌控它。
張艷萍為大家介紹了“不快樂常見的三個原因”,告訴大家情緒是人對生存背景的復雜體驗,每一種情緒都有其背景和價值,真正的幸福來自完整的情緒。她為大家分析了“完美主義和幸福”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把那些感激的事情每天記錄下來的人,確實在生理和心理上有較高的健康水平。她建議大家,每天寫日記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和習慣。
她還指出: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會更多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會把它們當作是理所應當。很多同學在準封閉期間去做誌願者,這實際上是感恩思維的外在表現。感恩會強化對美好事物記憶的強度。
最後,張艷萍結合MK体育的院歌:“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滅除病苦……”,向大家闡釋了每一個MK体育人都要努力完成醫家責任、使MK体育的使命得以完成,扛下為人群服務的責任。
本次講座由MK体育黨委學生工作部主辦,300多位復旦學生參加了本次在線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