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醫學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MK体育”微信公眾號策劃推出“暖心·為人群服務”系列報道,為你呈現MK体育人的暖心故事。他們用一個個暖心的舉動訴說著醫學的脈脈溫情,詮釋著“為人群服務”的初心使命。
近日,MK体育平台基礎醫學院收到了一封來自杭州客運段高鐵二隊的感謝信。原來,基礎醫學院2023級基礎醫學(強基計劃)專業本科生李海正在暑期社會實踐返校的列車上幫助了一名突發身體不適的旅客。
李海正利用他的醫學知識和急救技能,成功幫助了這位患者,保障了其生命健康,不僅展現了醫學生的責任和擔當,也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於醫學事業,為人群服務。讓我們一起走進李海正的故事,感受這位年輕醫學生在關鍵時刻的勇敢和擔當。
廣播尋醫 MK學子挺身而出
“廣播尋醫!一名旅客突發身體不適,請從事醫務工作的旅客前往8號車廂!”7月14日下午,在南昌西開往上海虹橋的G1388次列車上,列車廣播的緊急呼叫引起了李海正的註意。當時,李海正正從一項MK体育平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返程,恰好就坐在8號車廂。由於他在活動中兼職安全員,負責協助處理一些常見的意外傷害,身上攜帶了急救包。
李海正不假思索,立刻主動亮明MK体育平台在校醫學生身份,在車廂走廊另外一側找到了患者。患者稱自己呼吸困難,肚子痛得厲害。李海正首先為患者測量了基本生命體征,數值正常,又根據其過往病史,猜測是腹部疼痛導致的呼吸困難。
在列車長的協助下鋪設了地毯後,李海正對患者進行腹部體格檢查,發現患者出現了“板狀腹”,麥氏點有明顯的按壓痛和反跳痛,李海正當即判斷,患者可能有闌尾炎或者腸梗阻這類比較危急的消化系統疾病。經過和患者家屬的聯系協調,並且告知了列車長具體情況,患者及其家屬被安排在就近的上饒站下車。在此期間,李海正一直通過血氧夾密切關註患者的生命體征,並把患者送至站臺。最後,經鐵路局相關工作人員確認,患者已成功獲得救治,無生命危險。
立誌學醫,為人群服務
李海正從小就喜歡醫學,立誌學醫,“大家生病的時候會覺得很痛苦,還有很多人生活在疾病帶來的苦難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接受不到好的治療。”他想盡力緩解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減輕求醫給患者家庭帶來的負擔。
“我小時候碰到了一個特別好的醫生,當時她已經70多歲了,是被醫院返聘回來的老專家,後來我才知道她其實也是MK畢業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程佩萱是引導李海正走MK學道路的第一個榜樣,“這也是一種緣分吧,我最終也來到了MK体育。”
李海正在閔行區中心醫院急診科學習(左二)
進入大學後,除了學習基礎醫學專業知識,李海正還熱衷醫學誌願服務,多次在各類活動中獲評“優秀誌願者”。他利用課余時間完成了國際創傷生命支持標準培訓(International Trauma Life Support, ITLS)和應急醫療技術人員培訓(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 EMT)並通過考核,希望以實際行動幫助更多的人,“醫學不只是理論學習,很多時候是需要實踐的。”在初高中時期,李海正就對上海子鵲應急救援隊有所了解,經過將近一年的系統性地技能學習,包括常見急救技能、繩索、水域救援和野外求生等,又通過體能與技能考核,最終從五十多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成功加入了上海子鵲應急救援隊。
李海正(右三)參與應急醫療技術人員培訓
“我們救援隊每年承擔上海很多賽事的保障工作,比如上海國際馬拉松、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等比較重要的賽事,同時我們還會在上海急救中心進行實踐鍛煉。”李海正通過一系列課內外專業學習,已經取得了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員、BLS(Basic Life Support)證書、ACLS(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證書等專業急救資質,有較為豐富的急救經驗。在今年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事中,他全程參與醫療急救保障,負責賽道救護車隊調度管理工作,“今年賽場上出現了一個心搏驟停的參賽者,我們快速識別、迅速處理,在上救護車之前穩定了參賽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很快將其送到了醫院。”
2024年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醫療急救保障團隊
李海正擔任醫療急救保障團隊救護車隊負責人
“在急救體系中,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是比較基礎的技能,實際生活中會出現更加復雜的情況。”李海正在誌願服務中發現,任何急救方式都並非完美,各有優勢和不足,“我將持續地學習,不斷接觸和了解其他急救知識,彌補漏洞,盡量讓自己的急救邏輯更加豐滿。”
每一次成功救援的背後,都是李海正和他的同伴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懈訓練和學習,“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其實都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從普通人到急救隊隊員,從一竅不通到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再到學會骨折和出血的急救處理,李海正在每次服務奉獻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自己對於醫學、對於生命的理解。
無論是在列車上、馬拉松賽道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李海正和他的同伴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生命至上”的理念。他們的努力和奉獻,不僅挽救了一個個生命,也溫暖了一顆顆心。未來,願更多的醫學生和誌願者能夠像他們一樣,為人群服務,用知識和技能守護每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