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臨床老師,需要有服務患者的能力,更需要有創新的成績,解決疑難復雜問題,解決臨床與健康新問題。”陳世耀從事臨床一線醫療和教學工作已有35年,他堅持醫教研全面發展,擔任多門課程負責人,每年完成近百課時的本科、研究生、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課堂和床旁教學工作。在陳世耀的帶領下,內科學教學團隊獲評MK体育平台2024年“鐘揚式”教學團隊。
圖為在MK体育平台2024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內科學教學團隊獲得“鐘揚式”教學團隊表彰
中山醫院內科始建於1937年醫院開業之際。多年以來,內科學教學團隊著力於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培養模式、課程教材及教學管理等環節的改革創新,對標國際標準,構建一套旨在提升學生臨床技能、職業素養及終身學習能力的全過程管理內科教學模式。
圖為內科學教學團隊
團隊長期承擔多門本科生課程教學工作,將思政教學、循證醫學理念、實踐教學融入不同階段課程,倡導“早臨床、全臨床、反復臨床”的目標導向,形成了內科教學完整的課程體系。以團隊為主開設的《內科學A》獲國家一流課程,《內科學》第9版教材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內科學B》獲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內科學》(MBBS)入選上海市示範課程、上海高校一流課程。2021年,團隊負責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內科基地獲批國家重點基地。
責任:“我們是老師,也是醫師”
內科學教學團隊創立自一級教授林兆耆老師,擁有陳灝珠院士等一大批醫學教育大家,中山醫院心內科葛均波院士每年給同學授課,同時擁有一大批臨床教師,形成了老、中、青師資教學團隊,服務同學成長的全過程。
圖為在MK体育平台2024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陳世耀教授作為“鐘揚式”好老師、好團隊代表發言
“我們是老師,也是醫師,始終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遵從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理念。一切為了病人,不僅是態度和行為,更需要技術、需要解決病人難題的辦法,需要創新。”陳世耀在MK体育平台2024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作為“鐘揚式”好老師、好團隊代表發言時說。
教學團隊始終以提高學生臨床技能、職業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基於病例的教學(PBL),幫助學生復習基礎知識,掌握獲得病史、症狀與體征的能力(技能),選擇實驗室及特殊檢查,訓練診斷思維,強調運用循證醫學的證據幫助進行臨床決策。
“臨床教學,不僅是教,更多的是示範,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直接、間接影響我們的學生。” 陳世耀表示,教學團隊將終身學習的教學理念融入醫學人才成長的過程中。每一位老師都會同時參與臨床實踐教學、醫師成長過程,從理論到實踐、實習和工作。在優秀醫師的成長中不斷驗證團隊的教學成果。“當我們成為病人,成為服務對象,我們有信心讓我們的學生開出處方、做出決策和操作。”
傳承:“過去的學生,成為今天的老師”
內科學教學團隊主要承擔本科生《內科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針對不同的專業,分別開設了面向臨床醫學八年製學生的《內科學A》,面向臨床醫學五年製學生的《內科學B》和面向MBBS(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六年製本科項目)學生的全英文課程《內科學》,每年度學生總約420余人。團隊開展的教學工作,不僅有來自中山內科各專科的成員授課,還凝聚了華山、華東內科各專科臨床老師長期的貢獻和付出。團隊通過加強教學製度建設、年輕教師培養、日常教學管理、創新激勵政策等,形成了今天復旦內科學系特色。團隊中的每一位老師都熱愛教學,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課程建設,實踐教學,思政教學等方面都做出了自身特色。為了更好地進行團隊建設,內科學教學團隊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學管理製度,包括青年教師試講、年輕醫師聽課、青年醫師培養、教材管理、學生反饋等,從而保證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在高效的溝通機製下,團隊每年都會完善並更新教師資源庫。
“我們是老師,也曾經是學生。很多過去的學生成為今天的老師,成為團隊的一員,選擇內科,選擇成為臨床老師。這是一個不斷更新、發展的團隊,這也是‘鐘揚’的種子精神賦予我們力量。”,陳世耀說,“未來,我們將繼續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加速推進科研與教學成果轉化,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從授課到考核到評價,用長遠眼光和國家戰略思維創造一流,為每一位同學成長成才發揮平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