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或是一次眼神肯定、一條積極評價,或是一場醍醐灌頂、發人深省的談話,每位MK体育學子心中,都有許多與老師相處的難忘瞬間。為迎接今年9月我國第40個教師節的到來MK体育 “吾愛吾師”系列推送帶你走進這些動人的點點滴滴。
我是中山醫院普外科的孫益紅醫生。普外科是中山醫院歷史最為悠久的學科之一,也是國內普通外科領域著名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基地。自1946年建科以來,在學科創始人沈克非教授等一大批優秀的外科大家的帶領之下,秉承“一切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嚴謹求實、團結奉獻,註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國家培育、輸送了大批優秀的醫學人才。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在中山醫院普外科已經學習工作了32年。回顧往昔,自己的每一步成長無不受益於前輩老師的言傳身教和悉心指導。記憶之中,令人回味、值得分享的故事有很多。這其中,我想和大家說說我的導師王承棓教授的一個小故事。
1990年春,我初入臨床,在一次大查房中,王老師詢問我一個關於小腸梗阻的問題,我未能準確回答。當著病人和眾多醫護人員的面,王老師沒有責備我,反而微笑著對我說:“回去要好好看書,找到答案後再告訴我”。那天查房結束後,王老師很嚴肅地找我談話。他他詳細解釋了相關醫學知識,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沒有紮實的基礎是不行的。做住院醫生,一定要多看書、多實踐、勤思考。要知道,教授的基礎多半也是在做住院醫生時打下的。通常,一個科室內住院醫生的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個科室教授的水平。”他還推薦了幾本經典醫學書籍供我深入學習。這件事是王老師嚴謹治學、言傳身教的一個縮影,也深刻影響了我的職業生涯。現在回想起來,正是那些年王老師對我的嚴格要求、悉心指導、關心愛護,為我日後臨床技能的進一步拓展和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醫學教育是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中山醫院從創立之初,就把培育優秀的本土醫學人才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之一。王承棓教授的學識淵博、醫術高超和治學嚴謹,使他成為我們學科的楷模。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我想王老師應該就是這樣的大先生,他用行動告訴我們,不僅要做一名好醫生,更要做一名好老師。王教授的無私奉獻和卓越貢獻,不僅提升了中山醫院的學術地位,更為中國醫學教育樹立了一個高標準的典範。我們深感榮幸能與這樣一位傑出的教授共事,他的職業生涯和人格魅力將繼續激勵著每一位中山人,追求醫學的至高境界。
“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始終鼓舞著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山醫院將進一步強化教育、教學工作,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人民健康守護者,培養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臨床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幹;建立醫療技術、學科建設、教學培訓、人才集聚、創新引領新高地,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為“健康中國”添磚加瓦。
學生:孫益紅
MK体育始終堅持做好優秀教師的選樹宣傳,深入挖掘師生之間的感人瞬間和溫馨故事。今年4月,為迎接第40個教師節的到來,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和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強化教師職業榮譽感和育人使命感,傳承MK人嚴謹治學、以身示範的精神,充分展現我校教師矢誌教育強國,潛心培育時代新人的新形象、新風貌,學校面向全體師生、校友開展“我和我的老師”主題作品征集活動。MK体育官微、主頁將開辟專欄擇優刊登展示征集到的優秀作品,為MK体育全體師生員工、醫務人員樹立榜樣,形成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可做的生動局面。
歡迎在校師生、醫務人員、各屆校友繼續和我們一起分享自己求學時與老師的故事。來稿請發郵箱syjgb@shmu.edu.cn,郵件標題註明“吾愛吾師”。